网站升级中

还会更贵!国外锂价暴涨,国内头部电池厂毛利大跌有苦难言

时间:2022-05-06 09:35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魏亚霖
点击:
 
     随着上市公司们一季报陆续披露,锂再次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焦点。
 
     一方面是上游锂矿商们的业绩与股价齐飞;另一方面,下游电池厂商毛利率下滑“叫苦不迭”,宁德时代(300750.SZ)因增收不增利股价暴跌。
图片来源:pixabay
 
     当地时间5月4日,美股锂矿板块大涨,Livent(LTHM.N)股价大涨30.25%,雅保(ALB.N)涨9.31%,智利矿业化工(SQM.N)涨7.20%。
 
     股价大涨的直接原因是,上述锂矿企业一季度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表现。
 
     Livent前一日披露,一季度同比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长609%,EPS为28美分,此前分析师预计为13美分。
 
     当天盘后,雅保披露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一季度调整后EPS为2.38美元,同比增长116%。两项数据均高于此前分析师预测值,因此雅保的盘后价已经涨超15%。
 
     此外,智利矿业化工一季报将于5月18日披露。
 
     大洋另一边的澳大利亚,锂矿上市公司Pilbara(PLS.ASX)、IGO(IGO.ASX)也得益于矿石价格的飞涨,当地时间5月5月股价分别收涨7.60%、1.62%。
 
     A股锂矿商的业绩同样不遑多让。
 
     赣锋锂业(002460.SZ/01772.HK)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归母净利润为35.25亿元,同比增长640.41%。
 
     天齐锂业(002466.SZ)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归母净利润为33.28亿元,同比增长1442.65%。
 
     不过,5月5日,华东地区某券商金属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今年新能源车下游厂商都不好过,上游锂盐价格的居高不下,极大地挤压了下游厂商的利润空间。
 
     4月29日晚,宁德时代姗姗来迟的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大涨153.97%,净利润却下滑了23.62%。
 
     时代财经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不止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SZ/0121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锂电产业链下游企业,都出现了毛利率下滑。
 
     5月5日,Wind锂矿指数微跌0.37%,其中天齐锂业在三天两板后收涨2.36%,赣锋锂业跌1.98%;Wind锂电池指数微涨0.98%,其中宁德时代收跌8.15%,盘中一度跌超14%。
 
     锂矿太贵,还要更贵
 
     5月2日,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
 
     宁德时代一季度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37.7%,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28.5%大幅提升至35%。此外,中国厂商还有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上榜,分别位列第三、第六、第八、第九、第十。
 
     相较去年,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们均实现了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挤占了韩日厂商LG新能源(第二)、松下(第四)、SK On(第五)、三星SDI(第七)的市场占有率。
图片来源:SNE Research
 
     然而,装机量与营收的增长,无法掩盖动力电池厂商们一季度毛利的下滑。
 
     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国内头部动力电池厂商,毛利率均徘徊在14%上下。去年同期,除主营业务为整车的比亚迪外,其余三家动力电池厂商的毛利率都在26%上下。


制图:时代财经
 
     在4月29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宁德时代表示,“2022年一季度承担了主要的原材料涨价压力,是毛利率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亿纬锂能则在4月28日的电话会议中透露,一季度没有采取激进的涨价策略,按照市场价格或采购价格和客户做成本加成的报价模式;一季度动力电池没有太多的盈利,二季度可以恢复到常态水平。
 
     5月5日,时代财经多次致电亿纬锂能证券部,想了解公司二季度利润修复的具体途径,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按照常理判断,缓解动力电池厂商们盈利压力的最直接办法,无疑是锂矿降价。
 
     “锂矿太贵”已经成了下游电池厂商们一致的呼吁,但短期内似乎看不到大幅回调的可能。
 
     澳洲锂矿公司Pilbara的锂精矿拍卖一向被业内视为行情风向标。当地时间4月27日下午4点,Pilbara进行了年内第一次锂辉石精矿拍卖,最后的价格为5650美元/吨,与去年最后一轮锂精矿拍卖价格2350美元/吨相比涨幅高达140%。
 
     次日,Pilbara在一季度业绩会上透露,还未确定二季度的销售价格预期,但预计销售价格将再次大幅上涨——“一季度SC 6 精矿价格为2650美元/吨,二季度很容易达到4000美元/吨以上。”
 
     在该业绩会上,Pilbara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Ken Brinsden表示,近期中国疫情没有对其锂矿需求造成影响,“事实上,就我们过去 12 个月的大部分销售能力而言,需求一直保持稳定,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变化。”
 
     5月1日,另一家澳大利亚锂矿上市公司IGO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以4月的基准价格为指导,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化学级锂辉石精矿)的交易价格将再次大幅上涨。”
图片来源:华西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赣锋锂业、宁德时代都位列Pilbara的前十大股东之中;IGO则是天齐锂业的战略合作方,双方的合资公司TLEA拥有全球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成本最低的硬岩型锂辉石矿泰利森格林布什矿51%的股权。
 
     按照上述IGO业绩会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泰利森格林布什矿开采量创下季度历史记录,确认来自TLEA的净利润贡献较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了587.5%。
 
     必须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
 
     经历一季度的大幅回调与4月底的修复后,目前A股锂矿企业与美股同行们已经处于近似的估值区间内。
 
     截至5月5日,Livent、雅保、智利矿业化工的市净率分别为5.80倍、4.48倍、13.94倍;而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的市净率为6.16倍、6.98倍。
 
     可以说,除去尚未更新一季报的智利矿业化工,当前两家A股龙头锂矿企业的估值,较美股同行们的溢价并不夸张。
 
     更值得投资者们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锂矿企业能否在当前高价下维持高增长。
 
     根据Yahoo财经数据,机构对于Livent 2022年、2023年的EPS预测均值分别为0.74、1.06,对应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1.11%、43.24%;机构预测雅保的EPS在2022年、202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96%、41.00%。
图片来源:Yahoo财经
 
     而根据Wind一致预测,天齐锂业2022年、2023年的EPS同比增长将分别达到380.85%、16.67%;赣锋锂业2022年、2023年的EPS同比增长将分别达到113.46%、23.81%。
 
     由此可见,机构对于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的2022年业绩都做出了翻倍的预测,对于国内锂矿“双雄”在2022年的高增长预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对于2023年两家公司的增长预测显然仍持审慎态度,低于美股同行。
 
     锂矿企业的翻倍式增长无法长久保持是否是一件坏事?投资者们是否应该寄希望于锂盐价格继续上涨?
 
     民生证券4月4日研报提醒称,“行业不应该仅仅关注涨价, 更应该看到背后的;。”中国目前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70%,这是上游锂矿价格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唯有加速国内锂资源开发、保障国内自有锂资源供给才能保证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安全发展,否则产业链利润将快速转移至上游、转移至国外。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对时代财经表示,当前新能源车产业链处于利润分配的不均衡状态,要激发行业上游去更新技术的动力,加快锂资源的开发力度和进度,提高锂资源的利用率,增加锂的产出,才能促使锂价回归到产业链健康发展合理价格范围。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锂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规划产能已超1000GWh,动力电池扩产潮还会继续吗?

    在此市场背景下,扩产依旧成为2023年,动力电池产业的主旋律。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外新投建项目共计56个,总投资金额超5455.18亿元,规划动力电池产能超1361GWh。
    2024-02-04 08:28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还会继续回落?

    图片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11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至19.65万元/吨。 自去年11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用过山车来形容并不为过。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去年11月达到近60万元/吨高点后开始下行,回
    2023-09-15 21:55
  • 打破国外垄断 “车谷造”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反向输出海外

    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CCM型膜电极已出口至美国、德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膜电极累计销售量达200万片,装配的燃料电池车超过1000台,实现了国产膜电极对国际垄断的反向输出。2月21日,出席英国武汉氢能产业研讨会的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明星
    2023-02-24 11:27
  • 固态电池,日韩已遥遥领先!

    在全固态电池专利排名中,日韩企业瑶瑶领先。
    2022-07-08 10:55
  • 如何二次利用废旧电动汽车电池,看看国外是怎样做的?

    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反而带来“爆发式污染”,是非常值得警惕。毕竟,直接把废弃电池放入垃圾填埋场会有怎样骇人听闻的环境后果,已经无需多言。
    2022-02-10 11:13
  • 特斯拉和大众 从对手到不太可能的盟友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和大众汽车近日在汽车电气化领域确立了不可思议的盟友地位。
    2020-09-07 10:19
  • 软包电池为何国外开花国内不香?

    中国留给软包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极为有限。合资、外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将有望拉动软包电池市场份额。
    2020-06-18 09:17
  • 国外电池巨头纷纷闭厂 宁德时代:按当地政策调进度

    宁德时代称,其在德国图灵根工厂的建设,将根据当地防疫政策调整工作进度。
    2020-03-29 12:43
  • 青海自主研发的IBC电池打破国外垄断

    近日,青;坪由嫌嗡缈⒂邢拊鹑喂就耆懒⒆灾餮蟹⒊鲂陆峁笽BC电池,实现了青海省电池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电池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9-12-22 16:30
  •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德铭一行莅临鸿基创能参观调研

    12月17日,原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会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德铭一行在广东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建荣等领导陪同下,来到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深入了解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成果以及现场生产流程。 加拿
    2019-12-18 17:48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