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2018铝塑膜国内销量将达40亿

时间:2018-06-18 14:46来源:锂电大数据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今年以来,电池厂家对国产铝塑膜的接受度已明显提升,国产铝塑膜在动力领域的上量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多家铝塑膜企业纷纷布局扩产。
 
      作为软包电池封装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软包电池大量装机,铝塑膜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铝塑膜的国产化率不足10%,而市场空间却达50亿元,随着国内厂家技术获得突破、电池企业逐步接受,国产铝塑膜将打破日本垄断,迎来发展新局面。
铝塑膜结构和软包电池
 
2020年国内铝塑膜市场空间将达50亿元
 
      由于软包电池相比圆柱、方形电池具有能量密度优势,更符合动力电池发展要求,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17年软包电池产量为29Gwh,增速达26%,预计2018年软包电池产量将达40Gwh,将成为圆柱、方形、软包三种形态电池中市场需求增速最大的领域,同比增长将超过35%。软包电池的发展将拉动铝塑膜需求快速增长。
 
      但是铝塑膜市场长期以来被DNP、昭和电工、栗村化学等日韩企业垄断,目前锂电池材料中正、负极、隔膜、电解液、铝塑膜国产率分别为92%、98%、90%、100%、10%,铝塑膜是唯一块没有大规模国产化的材料。随着国内厂商获得技术突破,铝塑膜国产化进程明显提速。
 
       2017 年中国锂电池铝塑膜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47%,预计未来 5 年铝塑膜年均复合增速将超 30%。
 
       据起点研究院(SPIR)调查,2017年中国锂电池铝塑膜的需求量为13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市场规模为38.5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到2018年,铝塑膜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元。到2020年,预计国内铝塑膜产量将达2.2亿平方米,市场空间将达50亿元。
 
       推动铝塑膜国产化进程最主要的还是成本因素,一位软包电池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锂电大数据,目前铝塑膜成本占软包电池成本的15%左右,而国内外价格差距约在20%~30%,在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需求迫切的情况下,国内软包电池企业导入国产铝塑膜需求迫切。
 
       另一方面,铝塑膜长期被日本垄断,从供应商多元化的角度来说,国内企业也有意培育国内铝塑膜供应商。同时进口铝塑膜需要通过代理购买,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在物流、服务以及供货的及时性方面也存在极大不便利。
 
       一位业内人士向锂电大数据表示,目前软包电池企业对国产铝塑膜已经越来越认可,国产铝塑膜在数码类领域应用已经没有问题,在动力电池领域,由于电池企业更加谨慎,对铝塑膜的性能要求更高、测试评估次数也更多,所以国产化进程较数码类慢,但是在电池企业降成本的大趋势下,由于成本等因素,电池企业也更愿意尝试国内产品。今年一季度变化明显,多家公司正在加紧对接客户、送样厂家,今年铝塑膜将进入国产化替代的重要过渡期。
 
2020年主流企业总产能将达2.5亿平方米
 
       2018年到2019年是软包电池企业扩张之年,随着行业软包电池起量,2020年铝塑膜将迎来快速增长。据锂电大数据记者了解,多家铝塑膜企业都在加速布局,积极扩产,到2020年,新纶科技、道明光学、明冠新材等几家主流企业总产能将达2.5亿平米/年。
 

 
       新纶科技通过收购日本凸版印刷的铝塑膜业务来进入行业,目前其日本工厂拥有一条月产能200 万平的生产线,2017 年真正实现产业化,全年产销量约1100万平米,预计2018 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800 万平米以上。常州工厂一期预计2018 年6 月进入试生产并逐渐放量,二期预计2019 年3 月竣工投产(一期二期产线月产能均为300 万平),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800 万平/月,将超越日本DNP 和昭和电工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塑膜供应商。
 
       目前,新纶科技已与多氟多新能源、捷威动力等在铝塑膜的采购和供应上开展合作。近期,新轮科技与孚能签订了高达5亿元的采购合同,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孚能科技将向公司采购铝塑膜产品,需求计划为累计1900万平方米,新纶科技为其第一供应商。
 
       目前道明光学铝塑膜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动力方面正在跟几家国内知名动力电池企业进行前几轮检测,有几家已通过三轮测试并进行小批量送样。道明光学2017 年销售铝塑膜103 万平米,2018 年预计达到700~800 万平米,2019 年1200~1300 万平米。目前公司产能水平在1500 万平米,2019 年计划扩产500 万平米,2020 年总产能提升至2000 万平米。
 
       明冠新材铝塑膜已经率先在动力领域开始应用,2017年产能达3000万平方米,在7月初将满足5000万平方米/年的铝塑膜供应能力。目前明冠新材已经与天劲新能源、锂动电源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签署了中长期合作协议。
 
       璞泰来从2012年开始铝塑膜核心工艺和材料的研发,目前已经取得关键复合工艺和CPP材料的突破,同时针对车用软包电池的强度问题推出了钢塑膜产品,前期技术积淀即将迎来收获期。5月29日璞泰来在互动平台表示,铝塑膜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和市场推广认证阶段,未来公司将根据客户认证和需求情况,进一步扩大铝塑包装膜的产能。
 
       紫江新材自主研发的E91黑色铝塑膜,是继日本DNP之后成为全球少数供应商之一,其干法铝塑膜项目正在推进中,为未来2~3年的动力铝塑膜市场布局打好基础。目前公司铝塑膜产品已在数码类领域实现全面应用,并持续放量替代日系品牌;在动力电池领域,目前已有十余家客户进入批试阶段,其中已有部分客户进行了小批量采购。目前公司产能为120万平方米/月,后期将会达到200万平方米/月。
 
       根据紫江新材上市公司紫江企业年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8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81%,其中,紫江新材铝塑膜销量实现了大幅突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净利润1696.7万元,经过多年发展,紫江新材铝塑膜已进入盈利周期。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大圆柱电池商业化进程提速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电池企业争相布局大圆柱电池,其正逐渐从产能筹备阶段过迈向大规模量产阶段,有望在2024年真正撬动市场。
    2024-04-09 10:06
  • 废旧电池高质量回收再利用提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如何让废旧电池回收行业更加健康发展,需要行业系统性思考和梳理。
    2024-02-20 08:35
  •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上市公司“制储运用”全方位布局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氢能产业正加速发展。
    2024-01-30 09:11
  • 电解槽设备迎“氢风”,绿氢产业发展提速,电解槽企业卷疯了?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氢能产业已然成为实现能源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2024-01-18 08:14
  •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2024年行业将进入放量提速期

    中汽协公布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12月FCV产销约1300、1500辆,同比增长98.8%、149.1%,23年全年约5600、5800辆,同比增长55.3%、72.0%。FCV产销创历史新高,单月首次破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随着廉价氢气供
    2024-01-15 08:20
  • “双碳”转型提速 氢能有望挑大梁

    节能减碳时间表已经敲定,寻找更好能源路径成为关键。9月4日,在2023服贸会“氢能碳中和论坛暨H2-Eco第三届国际氢生态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北京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表示:“氢能作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在生态、交通、农业、医疗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2023-09-06 08:46
  • 技术革新进程加快+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燃料电池企业加快布局,多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成本显著下降。同时,在资本的加持下,燃料电池市场将在未来10年持续快速增长。
    2023-08-22 10:07
  • 氢能产业提速成本降低 燃料电池车成突破口 但部分环节盈利仍受限

    近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财联社记者关注到,在氢能产业化推进过程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或率先受益。
    2023-08-10 08:33
  • 专家:我国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

    人民网 栗翘楚、韩鑫 4月28日,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在江苏省射阳县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已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
    2023-04-30 10:26
  • 储能“新势力”崛起 全钒液流电池发展提速

    随着储能行业爆发式增长,新型储能步入快速发展期,而全钒液流电池正在以“黑马”之姿,全面进入长时储能的隐秘赛道,正蓄势待发。
    2023-04-17 10:41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