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磷酸铁锂电池为啥性能好?或许是因为本身的缺陷

时间:2017-11-01 10:13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11月1日消息,一项最新研究已经解答了为何使用磷酸铁锂材料作为电池正极通常都会让电池性能超出预期:其中的秘密就源自于它内部的缺陷。
 
  材料科学家Ming Tang在一篇新闻稿中称:“我们都清楚这种材料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其中的真正原因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这种材料在许多方面并非如此优秀,但是有时候又会超出人们的预期。”
 

 
  研究人员发现,在制造磷酸铁锂的过程中,它晶格中的一些原子出现了一种名为反位缺陷的错位现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反位缺陷或许能够解答这种材料令人敬佩的性能表现。这种缺陷让正极材料能够从更大的表面区域释放和收集锂离子。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假定锂离子只能够在单一方向上移动,这样就限制了能够释放和吸收锂离子的材料表面大小。显微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模型让科学家们能够在电池充电过程中观察到离子的运动状态。科学家们分析表明,反位缺陷的存在让离子出现了新的运动方向。
 
  这种缺陷有效的增加了磷酸铁锂纳米棒的表面活跃区域,让正极和电解液之间的锂离子传播更加高效。Tang声称:“大多数电池正极都被打造成薄盘的形状来增加锂离子的单向运动。我们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磷酸铁锂最优化形状设计的看法。这种缺陷的存在让锂离子能够多方向运动,这意味着我们让性能最大化的设计标准是完全不准确的。”
 
  即使是电池研究领域的专家们也并非全部了解锂离子电池及其部件的电化学性能和过程。但是随着更多的科学家来设想和分析这些电化学过程和性能,我们将能够更多的对其进行完善,让锂电池的性能尽可能的高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Lithium Australia利用采矿废弃物制作锂电池 可降低成本

    据外媒报道,Lithium Australia公司雄心勃勃,想要利用采矿废弃物来制造锂电池。
    2018-12-11 09:28
  • 我国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团队开展新型高比能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突破了掺杂、包覆、纳米形貌等传统改性方法的限制,将LiMO2相与单层Li2MnO3相复合制备出了一种O2构型的锰基富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2018-11-22 15:22
  • 瑞士电池制造商ecovolta推标准化锂电池

    瑞士电池系统制造商ecovolta研发出一种标准化锂离子动力电池(Li-iontractionbattery),该标准电池可为电动汽车制造商节省50万欧元的研发费用。
    2018-11-19 14:45
  • 影响锂硫电池化学动力性能主要因素找到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钱逸泰院士团队和王功名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金属钴基化合物在锂硫化学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钴基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价电子的p能带中心相对费米能级的位置,是影响锂硫电池界面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性
    2018-09-14 09:30
  • “截停”锂枝晶 单层石墨烯电极可避免锂电池短路

    记者15日获悉,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完美的单层石墨烯电极,并揭示锂原子以其为基底材料进行电沉积的行为,填补了金属锂在碳原子晶格上异相成核的基础研究空白,为破解锂电池产业化遭遇的锂枝晶等难题提供理论基础。
    2018-07-16 11:59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对电池的容量、倍率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8-05-15 09:44
  • 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发新型安全锂电池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快报》上的研究显示,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一种防燃烧和爆炸的锂电池,这种由新材料制备的锂电池可弯曲、成本低且更加安全。
    2018-04-29 17:18
  • 超安全的锌电池技术可以与锂电池竞争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水和锌基电池,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满足所有这三个标准,并最终可能在未来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出现。
    2018-04-17 10:18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