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前沿 >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采用新型石墨烯 使钠离子电池的容量提高10倍

时间:2021-09-02 09:09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Elisha
点击:
(图片来源: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不论是形成用作热开关的特殊泡沫,还是与陶瓷混合形成超韧电解质,还是用于包裹精细的硅颗粒,石墨烯都在以一些有趣的方式塑造电池技术的未来。据外媒报道,瑞典科学家在可持续性钠电池中加入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使电池容量增加了10倍。
 
       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新电池设计,并希望用储量丰富的钠来代替价格昂贵且储量少的锂。类似于锂离子电池,在钠离子电池中,离子通过电解液在两个电极之间移动,从而产生电力。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其性能还不尽如人意。
 
       部分原因在于,与锂离子相比,钠离子的体积过大,无法很好地适应含有堆叠石墨烯层的石墨电极。正常情况下,在电池循环的插层过程中,离子会自由地进出石墨电极,但是大量的钠离子无法在该结构中有效存储。这极大地影响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其容量约为35mAh/g,仅达到锂离子电池的十分之一。
 
       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着眼于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型石墨烯。这种Janus石墨烯,以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命名,其特点是在两个相对面上具有不对称的化学官能化(chemical functionalisation)。同时,仅存在材料一侧的分子,既充当间隔物,又充当钠离子的相互作用活性位点。
 
       在这种情况下,仅存在于石墨烯材料的一个面上的分子,可以促进堆叠片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同时在它们之间创造更多的空间。该研究团队发现,这有助于显著提升容量。研究人员Jinhua Sun表示:“我们在石墨烯层的一侧添加了分子间隔物,当各层堆叠在一起时,分子在石墨烯片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并提供相互作用点,从而使容量显著增加。”
 
       通过使用创新Janus石墨烯来代替石墨,实验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可达到332 mAh/g。这比传统设计大约高出10倍,接近石墨中的锂容量。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结果富有前景。这表明有可能设计出适合钠离子的有序结构石墨烯层,使其可与石墨相媲美。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查尔默斯理工大学制定锂金属电池充电和操作指南 降低短路风险

    (图片来源: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 据外媒报道,由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制定出锂金属电池充电和操作指南,可大幅提高效率及降低短路风险。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业界对于锂金属电池未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寄予厚望。 锂金属电池
    2021-01-26 09:01
  • 中科院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新方法 预测钠离子电池原子结构

    对于可以经常充电的车辆来说,钠离子电池可能成为很好的替代品。
    2020-11-17 09:00
  • 华东理工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吴永真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电池大面积空穴提取层的制备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2020-01-06 21:01
  •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气凝胶 或有利于推进锂硫电池的研发

    最近,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在石墨烯海绵(graphene sponge)的帮助下,利用阴极电解液,在锂硫电池的研发上获得了突破。
    2019-05-09 08:55
  • 江西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试车成功

    近日,日本电化株式会社(DENKA)创新中心研发推进部石田部长、特殊导电事业部崛内部长、电池材料部伊藤部长和高顺先生一行到访江西理工大学,对该校锂电实验室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了车载试验现场验收,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标志着江西理工大学研
    2018-09-13 09:09
  • 华东理工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研究新成果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吴永真和朱为宏教授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HTMs)领域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工作“Low cost and stable quinoxaline-based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with a D–A–D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
    2018-07-20 09:05
  • 大连理工大学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获研究成果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昊教授的能源材料及器件实验室在影响因子高达11.553的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以“Fe3N constrained inside C nanocages as an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through post-synthesis nitridation
    2017-11-09 09:35
专题
相关新闻
  • 查尔默斯理工大学制定锂金属电池充电和操作指南 降低短路风险

    (图片来源: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 据外媒报道,由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制定出锂金属电池充电和操作指南,可大幅提高效率及降低短路风险。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业界对于锂金属电池未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寄予厚望。 锂金属电池
    2021-01-26 09:01
  • 中科院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新方法 预测钠离子电池原子结构

    对于可以经常充电的车辆来说,钠离子电池可能成为很好的替代品。
    2020-11-17 09:00
  • 华东理工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吴永真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电池大面积空穴提取层的制备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2020-01-06 21:01
  •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气凝胶 或有利于推进锂硫电池的研发

    最近,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在石墨烯海绵(graphene sponge)的帮助下,利用阴极电解液,在锂硫电池的研发上获得了突破。
    2019-05-09 08:55
  • 江西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试车成功

    近日,日本电化株式会社(DENKA)创新中心研发推进部石田部长、特殊导电事业部崛内部长、电池材料部伊藤部长和高顺先生一行到访江西理工大学,对该校锂电实验室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了车载试验现场验收,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标志着江西理工大学研
    2018-09-13 09:09
  • 华东理工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研究新成果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吴永真和朱为宏教授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HTMs)领域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工作“Low cost and stable quinoxaline-based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with a D–A–D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
    2018-07-20 09:05
  • 大连理工大学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获研究成果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昊教授的能源材料及器件实验室在影响因子高达11.553的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以“Fe3N constrained inside C nanocages as an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through post-synthesis nitridation
    2017-11-09 09:35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