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猛狮科技研究院院长邓中一博士:动力电池安全性不容妥协

时间:2018-11-12 17:11来源:电池中国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11月8日,以 “新时代·破而立:前行中的产业转折之路” 为主题的“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在北京兴基伯尔曼饭店开幕。猛狮科技研究院院长邓中一博士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赝房醇改昵拔颐窃诙Φ绯胤矫娴恼铰怨婊,当时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成本压缩到1.5元每瓦时,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现在来看这个目标,成本方面我们肯定提前达到了,但是能量密度方面我们延迟了。
 
       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产业都感到非常挣扎或者难熬。现在业内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有一个硬指标:没有达到140瓦时/公斤的话,车厂大概率不会要你的电池。因为达到140瓦时/公斤,才可以拿到乘以1.1系数的补贴。所以大家都把能量密度当成一个硬指标在追求。也正因此,出的事也特别多。为什么?因为单纯追求能量密度的话,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事,这必然牺牲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循环寿命)。
 
       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一定要在保证安全、在成本与寿命可接受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单纯地追求能量密度,车辆出事故的几率会非常高——这个夏天烧车的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安全方面是不能妥协的。
 
       作为一家有着三十余年电池制造经验的上市企业,猛狮科技从2015年开始布局高端锂电,并围绕动力电池展开了产业链布局。
 
       目前,猛狮科技位于福建诏安的6GWh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拥有全自动化的锂电池生产线,一期规划的18650生产线已实现量产,每天可生产电芯超20万支;两条21700生产线预计2019年投产。此外,位于湖北襄阳的10GWh软包电池生产基地也在建设当中。在产业链上下游,猛狮科技还布局有电池PACK,锂电池回收及新能源车辆应用等业务。
 
       研发领域,在数十年技术积淀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通过高容量正极材料NCM/NCA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使镍钴铝三元(NCA)的克容量达到190mAh/g以上,和传统三元材料相比克容量提高20%以上;
 
       二是通过高容量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硅碳复合材料的克容量达到500-600mAh/g,比传统材料克容量提高50-80%;
 
       三是开发出抑制硅碳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体积效应的电极制造技术,能有效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
 
       四是开发出应用于高镍体系的工作电可达到4.35V的功能电解液。
 
       目前,猛狮科技旗下子公司福建猛狮新能源生产的2.9Ah的18650锂电芯,能量密度高达220Wh/kg。
 
       此外,猛狮科技与中南大学联合承担的《高安全长寿命高比能锂/硫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装车示范》项目也已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跨越创新周期 迎接国际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之争

    在汽车产业链领域,被业内公认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功率特性以及更强的温度适应性等优点,正在快速升温,形成多方竞逐博弈的趋势。 现在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
    2024-01-27 07:44
  • 欧阳明高院士: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 成本下降80%

    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我国电池产量占全球近70%,但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现状。2023年锂离子电池价格腰斩,盈利的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两三家。当前行业需要提质增效,用创新技术穿越周期。 2024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
    2024-01-21 22:07
  •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并没有失控

    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依然发展良好,但由于基数变大,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显下降。因此业内专家普遍对于动力电池会不会产能过剩有所担心。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问题
    2023-11-28 10:53
  • 欧阳明高: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电池热失控的过程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以《高比能电池安全研究与高性能新型电池开发》为主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做了分享。
    2023-11-06 09:57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行业仍面临挑战

    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绿色低碳等方面。
    2023-06-11 11:02
  • 营造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生态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上,与会人士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正持续获得突破。
    2023-05-25 10:21
  • 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建议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刘长来表示:“保障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稳定供给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资源进口外,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也是缓解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
    2023-03-08 08:47
  • 太蓝新能源:锂电行业前景广阔,动力电池渐进发展

    本次访谈对象是太蓝研究院电芯研发中心负责人,我们与其探讨了动力电池的两大主力类型、半固态电池产品市场意义、动力电池及储能方向的发展前景,时下热议的上游材料价格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等内容。
    2022-09-01 11:15
  • 孚能科技王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至少还有10倍提升空间

    “目前的电动化技术是否已经满足需求?非常惭愧,还没有。这也是我们搞电池的人非常惭愧的一件事!7月22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演讲时表示。
    2022-07-25 09:13
  • 中汽协王耀: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应用 构建新能源车生态

    王耀表示,新能源汽车生态,就是构建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复合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的生态,通过多场景共摊动力电池成本,提高动力电池的充换电频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动力电池使用价值,进而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普及应用。
    2022-06-29 10:38
专题
相关新闻
  •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跨越创新周期 迎接国际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之争

    在汽车产业链领域,被业内公认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功率特性以及更强的温度适应性等优点,正在快速升温,形成多方竞逐博弈的趋势。 现在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
    2024-01-27 07:44
  • 欧阳明高院士: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 成本下降80%

    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我国电池产量占全球近70%,但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现状。2023年锂离子电池价格腰斩,盈利的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两三家。当前行业需要提质增效,用创新技术穿越周期。 2024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
    2024-01-21 22:07
  •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并没有失控

    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依然发展良好,但由于基数变大,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显下降。因此业内专家普遍对于动力电池会不会产能过剩有所担心。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问题
    2023-11-28 10:53
  • 欧阳明高: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电池热失控的过程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以《高比能电池安全研究与高性能新型电池开发》为主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做了分享。
    2023-11-06 09:57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行业仍面临挑战

    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绿色低碳等方面。
    2023-06-11 11:02
  • 营造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生态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上,与会人士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正持续获得突破。
    2023-05-25 10:21
  • 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建议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刘长来表示:“保障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稳定供给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资源进口外,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也是缓解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
    2023-03-08 08:47
  • 太蓝新能源:锂电行业前景广阔,动力电池渐进发展

    本次访谈对象是太蓝研究院电芯研发中心负责人,我们与其探讨了动力电池的两大主力类型、半固态电池产品市场意义、动力电池及储能方向的发展前景,时下热议的上游材料价格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等内容。
    2022-09-01 11:15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