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联盛新能源董事长何旖莎:中国光伏持续高增长 “走出去”指日可待

时间:2017-07-31 13:18来源:苏南网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7月19日,光伏行业协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数据: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超到24GW以上,其中分布式将达到7GW以上,同比增长近3倍。

        捷报还未来得及人尽皆知,坏消息就接踵而至:7月21日印度商工部发了一条公告,对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有着丰富海外项目经验的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何旖莎对此评价说,中国光伏高增长背后暴露的是发展可持续性存疑,“走出去”障碍重重。

        光伏行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7月19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秘书长王勃华秘透露:上半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4GW,同比增长9%,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7.11GW,同比增长2.9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处长邢翼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在今年突破10GW。

        今年上半年在分布式光伏领域表现抢眼的联盛新能源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光伏供应商。该集团董事长何旖莎对此评价说,“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下,整个上半年增幅明显,这从一方面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就在光伏行业协会公布了中国光伏成绩后的第三天,印度商工部发了一条公告,对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从2017年前4个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格局看,印度已是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最大市场,占比41.8%。此次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势必会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海外发展带来冲击。

        其实,印度的反应并非孤例,也就是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的光伏产品第三次反补贴行政复审作出终裁,中国企业被裁定17.14%-18.3%的反补贴税率。

        中国光伏 “走出去”障碍重重

        中国光伏在海外市场遭遇调查,只是走出去障碍重重的一个缩影。

        相比此次印、美的调查,行业内印象更深的是2012年,欧美交替利用“双反”对我国光伏的海外企业和产品进行限制。

        先是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5月17日公布的反倾销税初裁税率基本设定在31%左右。

        随后的7月,欧盟委员也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最终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受阻。

        “中国光伏企业无论是制造还是电站装机,在全球市场上都已居于前列,整体不会像之前那样悲观。”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何旖莎说,不过,综合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不小疑问。

        那么,光伏产业该如何在海外可持续发展?

        在海外有丰富项目经验的联盛新能源集团是较早进行海外市场布局的中国光伏企业之一,早在2013年,就已经在日本等国涉足光伏电站项目。

        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何旖莎说,在当前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以及产业环境压力下,光伏电站不仅是当前全球收益率最稳定和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作为串联上游制造和终端应用的核心环节,对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升级和应用普及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枢纽作用。

        而这一切的核心又必须是技术创新,是解决方案的专业性。“一定程度讲,正是我国光伏技术得到巨大提升,我国光伏品牌在国外市场已取代了众多国际品牌,这引起了多个国外市场对我国实施‘双反’,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双反,我们更应该注重技术创新,才能持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何旖莎说。

        协同抱团,才能走得更远

        当然,在技术之外,何旖莎认为,中国光伏行业走出去除了政治因素,还面临不同的文化、管理、法律等考验。

        有着海外留学背景及多个海外项目经验的何旖莎说,除了联盛新能源集团自身的实力,在进行海外项目时选择合作伙伴也会十分慎重,正是为了规避上述的风险。

        像上个月刚并网的印度特伦甘纳邦的15MW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就是与印度本土全球知名的企业Suzlon联合打造。Suzlon是印度上市能源公司,在技术开发设计、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风力发电厂设计建造及技术咨询服务方面有较强实力,作为EPC总包方,不但可以确保项目的系统效率和品质,在协调政府及当地关系时,也有诸多便利。

        还有在越南隆安省的40 MW太阳能项目,是联盛新能源集团与Boo Capital 、Coara Solar(德国)联手打造。

        “做这一切我们并不是在转移落后产能,而是将最优秀的产品和技术引到国外,推动全行业发展,并通过增加就业和税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一光伏行业观察者表示,中国光伏企业需要更深入的协同合作。

        何旖莎也认为,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践行以来,中国光伏企业为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进行行业整合与协作,以联盟形式提高新能源产业整体应诉水平,提高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能源 光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万钢:全固态电池是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宽领域和高环境适应方面较传统的业态电池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在全气候、全场景、高安全使用的需求,它是当前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他也提出,全固态电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走上
    2024-03-18 09:57
  • 中创新航刘静瑜:新能源电池应用市场很大,未来一两年仍将快速上量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参加江苏代表团举行的集中采访活动,回应了有关同质化竞争、锂电池技术天花板、新三样出口前景等问题。 中创新航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2023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居全国第三,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新能源电池
    2024-03-17 11:13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储能智能协同发力 推动新能源产业变革

    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要通过“氢能+储能+智能”协同发力,持续推动从新能源汽车到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深入变革。
    2023-11-24 08:55
  • 巨湾技研总裁:引领超快充电池规模化应用,助力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在2023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度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加速普及,需要超快充电池技术的赋能。巨湾技研将肩负起超快充电池领军者
    2023-11-20 17:44
  • 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让新能源“电子血液”跑出“中国速度”

    从零起步,到市值300多亿元的龙头;电容器化学品起家,跨界锂电、有机氟,再到半导体;众多领域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7年来,覃九三带领新宙邦走过了一条不凡之路。
    2023-05-12 08:40
  •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董事长朱碧新:推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碧新日前建议,推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锂、镍、钴等关键资源,规划建立国家储备,组织拥有关键资源和主业职责的矿产、材料、电池企业,加强全球资源开发布局和渠道建设;由相关部委牵头,针对新
    2023-03-09 08:35
  • 发力新能源新材料,邛崃再签百亿项目

    12月23日,由中共邛崃市委、邛崃市人民政府主办,蓉南新兴产业带(邛崃片区)——融捷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明超超高压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蓉举行。
    2022-12-25 18:32
  • 摩根大通黄。盒履茉雌档绯爻杀居型鸩较陆

    随着电池产能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电池的成本有望逐步下降。摩根大通预测,到2025年,电池制造中每度电的成本或将下降至100美元甚至更少。
    2022-11-10 22:34
  • 太蓝新能源:锂电行业前景广阔,动力电池渐进发展

    本次访谈对象是太蓝研究院电芯研发中心负责人,我们与其探讨了动力电池的两大主力类型、半固态电池产品市场意义、动力电池及储能方向的发展前景,时下热议的上游材料价格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等内容。
    2022-09-01 11:15
  • 中汽协王耀: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应用 构建新能源车生态

    王耀表示,新能源汽车生态,就是构建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复合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的生态,通过多场景共摊动力电池成本,提高动力电池的充换电频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动力电池使用价值,进而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普及应用。
    2022-06-29 10:38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